

秸稈預處理設備
秸桿預處理系統工藝說明
原料描述:棉桿,秸稈,圓捆,方捆,散裝,含水量≤20%
一.工藝設計方案:
整個系統分為:解繩(解包)工段--破捆工段--除塵工段--清理工段--除塵工段---(粉碎工段)-成品料收集及除塵工段。
(1)解繩(解包)工段:捆裝秸稈(小方捆、大方、二次加壓方捆、園捆),首先通過抓草機把草捆放到板鏈輸送機平臺上,通過1號板鏈輸送機變頻輸送到解繩機構,剪出扎繩和尼龍網繩,繩子通過旁路收集。
(2)剪去繩子的捆裝秸稈進入破捆機,破捆機將秸稈破碎至30-40毫米的力度,由2號板鏈輸送機送入下道工段,電路設計采用變頻電機,1號板鏈輸送機上方通過安裝密封皮簾與集中除塵風網對接。
(3)解捆及破捆工段的除塵系統:在解捆前后1號板鏈輸送機及破捆粉碎機前的板鏈輸送機及破捆粉碎機上方設置除塵密封皮簾,通過除塵風網引入集中除塵系統,集中除塵系統采取風機卸料器-關風器-二級卸料器-關風器--脈沖除塵器-關風器--除塵煙囪的組合方式實現車間無粉塵,除塵煙囪15米高的螺旋鍍鋅管,電機具備防爆功能,設置火險的報警提示功能 ,實現室內粉塵濃度低于10mg/m3 ,室外粉塵濃度低于150mg/m3。
(4)篩分清理工段:通過2號板鏈輸送機輸送秸稈段狀物到篩分清理工段.主要有秸稈清理篩、風機、脈沖除塵器、閉風器、3號板鏈輸送機、永磁自卸式除鐵器等設備構成。破碎后秸稈段狀物在破捆后首先通過永磁自卸式除鐵器除去含鐵物質,采用高強度稀土釹鐵硼組成磁芯,具有強磁場、高磁場梯度,輸送帶輸料除鐵,可實現連續不斷的吸棄鐵,皮帶具有自動糾偏功能,運行可靠、維護簡單,其內部磁路采用完善的磁極結構,保障整機在惡劣環境中無故障長期運行,防爆型,磁板強度150MT,清理0.1-30公斤鐵磁性物質。2號板鏈輸送機把秸稈段狀物送入秸稈清理篩,清理篩內設置4個不同的篩網工作面,進入滾筒篩的物料通過比重不同走不同軌跡,通過外形尺寸不同走不同篩網對應的出口,可將秸稈中的塵土、細碎砂石清理干凈。輔助除塵設備系統,可處理篩分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風機、脈沖除塵器、閉風器組成有效的除塵風網。
(5)清雜工段的除塵系統:在除鐵器及2號板鏈輸送機上方和清理篩上方及清理后的3號板鏈輸送機及草段暫存倉上方設置除塵密封皮簾,通過除塵風網引入集中除塵系統,集中除塵系統采取風機卸料器-關風器-二級卸料器-關風器--脈沖除塵器-關風器--除塵煙囪的組合方式實現車間無粉塵,除塵煙囪15米高的螺旋鍍鋅管,電機具備防爆功能,設置火險的報警提示功能 ,實現室內粉塵濃度低于10mg/m3 ,室外粉塵濃度低于150mg/m3。
(6)細粉碎工段:設備配置:主要有變頻板鏈皮帶機-雙轉子粉碎機-風機-1級雙聯卸料器-關風器-2級卸料器-關風器-脈沖除塵器-關風器-除塵煙囪-草粉出料機等設備構成。
二.工藝過程說明:
4號板鏈輸送機將清理后的秸稈送入秸稈粉碎機,根據粉碎機電流的變化自動調整板鏈皮帶機的喂料速度,保證粉碎機滿負荷生產,根據秸稈粉碎的細度要求,可配置不同篩板,加工不同細度的秸稈粉。一般有2毫米-30毫米的各類篩板。
粉碎后的成品秸稈粉,由風1級雙聯卸料器-關風器-2級卸料器-關風器-脈沖除塵器-關風器-除塵煙囪-草粉出料機的共同作用把草粉輸送到下一個工段。
三.系統安全設計方案:
(1)車間粉塵及防爆安全治理措施
纖維類原料預處理,纖維類原料暫存及輸送等是除塵及防爆的重要防控區域,粉塵控制及防爆控制顯得格外重要,為保證成套系統的安全運營。關鍵環節的投料口和出料口采取風機-卸料器-除塵器-煙囪的組合方式實現車間無粉塵,電機具備防爆功能,設置火險的報警額提示功能。
(2)三廢治理
根據生產車間的生產特點,車間生產過程中不產生廢氣、廢水,但有粉塵和噪聲的危害,為了確保工人的身體健康和周圍環境不受污染,設計根據有關規范,采取單機除塵,多設除塵網點,隔離主要噪聲源,予以綜合治理。噪聲治理本車間主要噪聲來源是粉碎機、風機、壓縮機、顆粒原料與管壁的碰撞產生的噪聲,本設計采用如下措施保證噪聲≤85dB(A),粉碎機,風機配置消音器,粉碎機設隔離室,粉碎機軟起動。
粉塵處理;
①在原料投料口均配有吸風除塵器,除塵煙囪{15米高的螺旋鍍鋅管)。
②整個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盡可能保證其在負壓下工作,即能設置單機吸風除塵的地方,就采用單機吸風除塵,其它部位配有吸塵風網,含塵空氣在排放前都經過脈沖布袋除塵器的過濾,以保證室內粉塵濃度低于10mg/m3 ,室外粉塵濃度低于150mg/m3 。
③加強設備的密封性能。
(3)勞動保護
①對粉塵源采取密封為主、除塵為輔的措施,有效減少倉內粉塵濃度,低于爆炸點下。
②在工作人員操作維修的部位,皆設置平臺、欄桿,警示標識。
③靜電接地防止產生火花。
④自動化程度高,大大改善生產工人的操作條件,減少工人的勞動強度 。
四. 成套設備運行保障體系:
對秸稈預處理系統制定培訓教案:分管規程,操作規程,保養及維護規程,設備一般故障排除規程,設備中長期完好狀態的評估標準,組織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培訓考試,對考試合格者發放上崗操作證。
一.分管規程;每一個工段,每一個崗位明確操作人員,管理人員,工作職責包括:日常檢查內容和定期巡視內容,日常檢查內容會根據設備特點制定檢查內容,比如粉碎機時間點的軸承溫升,粉碎機噪音,粉碎原料破碎率等。
二.操作規程:包括安全規程,開機前檢查,開機順序,關、停機順序,停機后檢查等內容。
三.保養維護規程:按照重保養,輕維修,實現優先計劃停機的總體目標,針對不同設備自身的特點制定詳細的保養維護計劃,每個設備保養時間,潤滑脂種類,保養責任人,保養監督人,正常的保養流程圖示。
五.設備故障排除知識和應急預案:
每個設備的有可能出現的故障目錄和對應的解決辦法,在出現問題不能一小時解決的情況下的應著急方案,包括控制系統旁路轉換,備用機的及時到位,配件設置報警線等。
六.設備中長期完好狀態的評估:
根據行業規范和成套系統的設備配置。設備使用的年限,確定定期的時間和評估標準。判別設備是否進入技術狀態,主要按照能不能繼續工作的技術原則;應不應該繼續工作的運行安全原則和適宜不適宜繼續工作。由于設備磨損程度急劇增加,而使設備故障率增加,從而導致設備故障停機時間過多、不能正常工作或工作時間不能保證。
七.建立秸稈預處理設備的檔案:
檔案由設備臺帳、單機設備檔案、通用配件檔案、配件庫存計劃、配件庫存記錄、環模檔案等組成。設備臺帳每臺設備一頁,匯總成冊。
1、設備臺帳
先由工程部建立,一式2份,其中1份應于向分公司移交新廠或租賃改造后的老廠時移交給分公司生產部,另1份由工程部保管;分公司生產部接收后要將設備臺帳與車間設備及外圍設備進行對照,確信準確無誤后進檔保存;在設備投入運行后,如對設備進行了技改或更換,應對設備臺帳作出更正。
各分公司設備臺帳保存在生產部辦公室。
2、單機設備檔案
由生產部接收車間后半年內建立。其中的設備臺帳是設備總臺帳中該設備頁的副本;特殊內容根據設備實際情況與設備臺帳一起記錄進檔;非標準配件的規格和圖紙應于該配件一次維修或更換時測繪產生并進檔;設備使用說明書缺損的應盡快向生產廠家索取或向兄弟公司尋找同型號設備說明書制作復印件;維修記錄則應于每次維修完畢后填寫維修卡進檔;其余內容根據設備實際情況補充。
單機設備檔案保存在生產部辦公室。
3、通用配件檔案
由生產部接收后半年內建立齊全,一式2份,1份保存在生產部辦公室,1份保存在維修間。
4、配件庫存計劃
由生產部于接收半年后根據實際使用情況,會同維修工、財務人員協商確定,預設低數量報警線,及時補充,配件庫存計劃一式2份,1份保存在生產部辦公室,1份保存在配件庫。
八.遠程監管和指導系統:
使用方和設備制造方建立遠程協助的通道,首先在主要設備的主要位置架設紅外線系統,在設備使用期間抽檢,在設備保養期間遠程巡視,及時糾正錯誤的做法,保證現場人員是按照提前做的操作和保養計劃在工作。確保有計劃停機的目標。
秸稈預處理破捆除雜除鐵模型圖如下:
棉花秸稈棉球清理機
棉花秸稈中夾雜棉桃和棉球,在粉碎和清理過程中,由于棉球的漂浮性,可燃性,容易引起空氣污染,和火災風險,堵塞清理設備的篩網,開發的棉球清理機通過風選清理棉球,解決了工況差的問題,同時棉球作為飼草料原料進入飼草料混合工段